德信体育,德信娱乐,德信官方网站,德信德州,德信扑克
在巧家县马树湿地自然保护区附近,住着一个精神矍铄的高原湿地护鹤员董发知老人,身为退役军人的他守护“高原仙子”黑颈鹤已达43载。在黑颈鹤越冬季,董发知每天都会把食物撒在草地上,等待黑颈鹤向他围拢过来觅食。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漫天飞雪都从不间断,他用心守护着黑颈鹤,为保护高原湿地的生态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马树镇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也是黑颈鹤的越冬地之一。近年来,湿地保护区对候鸟栖息范围加大监测、巡护和食物源保障力度,为候鸟营造安全的迁徙、繁衍环境。这里海拔2400米,保护区面积403公顷,是重要水禽栖息地;内有珍稀动物黑颈鹤、斑头雁、绿头鸭、黄鸭、苍鹭、白鹭等。
“我从小就喜欢黑颈鹤,小时候就遇到过一只鹤病了,就拿回家养,康复后又果断将其放生。在护鹤方面,我尽其力量地把鹤护好,是非常有感情的,几十年来我都一直坚持,把它们看好、管好。”据董发知介绍,他对黑颈鹤的守护要追溯到小时候,至今还记得那个画面,也许就从这时候就为护鹤埋下了深根。
1983年,他被巧家县国营跃进林场聘为护林员。在护好森林的同时,他还义务守护黑颈鹤到2016年,随后被巧家县林业局专聘为马树大海子(现在的马树湿地自然保护区)巡护区域黑颈鹤的“守护者”。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成群的黑颈鹤在马树湿地自然保护区过冬,是董发知最为忙碌的时期。
1998年,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次年董发知加入该协会。多年来,他用心护鹤,鹤也用自己的方式回馈与鹤为伴的他。
董发知深知,护鹤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它是一份特殊的事业,不仅关乎黑颈鹤的生存和繁衍,也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保护野生动物而努力,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打造更美好的环境。
工作中,董发知基本每天都在湿地旁巡护几圈。湿地的变化,在他眼中日渐显现。“以前这里的鸟种类很少,现在很多珍稀鸟类都飞来过冬,比如黑颈鹤、斑头雁、绿头鸭……”提起各种鸟类,老董如数家珍。
2月14日,董发知和他老伴正在家里忙前忙后,见到记者的到来,董发知夫妇很是热情,不是泡茶水,就是递糖果,还一起共进午餐。在茶余饭后,一张张与黑颈鹤相关的相框挂满墙壁,引人注目,令人动容。
“这张是英国孔思意夫妇来我家做客的图片”“还有好多没有装框图片在抽屉里”……在交谈中,老董瞬间激动般地拉开了话匣子,连忙起身介绍的同时,迫不及待从抽屉里取出他毕生收藏的“宝贝”。
原来,令董发知爱不释手的竟然是他难忘的一些护鹤图和一本破旧不堪的笔记本。对他而言,这些点点滴滴就是他护鹤生涯的“财富”。
随着交谈的深入,时间不经意间已是下午两点左右。董发知收拾妥当,准备出门。对于这份工作,董发知打心眼里热爱。“成为黑颈鹤巡护员,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以此为荣。”在前往马树湿地自然保护区路上,董发知感慨道。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是唯一生存、繁殖在高原的鹤类。如果把这些黑颈鹤比作高原的“精灵”,董发知就是这群“精灵”的守护者。多年和黑颈鹤相处,董发知对它们充满了感情,提起这些“老朋友”,董发知从心底里高兴,眼里闪着光。
几十年来,董发知护鹤的热爱不减反增,为了护鹤,他自己掏腰包买了一辆电三轮车和一张打气折叠式塑胶小船,便于投喂和进水面及时救治受伤的黑颈鹤。
然而,董发知在护鹤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谈及护鹤中遇到的困难时,他顿时哽咽起来。据了解,在很久以前,当黑颈鹤吃着周边老百姓的粮食时,经常有人上门找董发知的麻烦。不仅如此,还有部分游客或摄影爱好者,为了看到或拍到黑颈鹤,会采取不同方式骚扰,一度让黑颈鹤不得安生。面对这一切,董发知从未放弃,经过苦口婆心的一番解说后,逐渐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为了更好地对黑颈鹤进行保护,巧家县林业和草原局还在黑颈鹤越冬期间进行专门巡护,清除潜在隐患、杜绝偷猎行为,时刻关注和掌握自然保护区新动态。
近年来,巧家县始终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生态治理修复,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不断增强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受伤野生动物的救护,让生物多样性在巧家大地生动体现。
站在湿地里,看着翩翩起飞的鹤群,董发知依依不舍,他钟情于家乡、钟情于保护区、钟情于黑颈鹤。日升月落,看着黑颈鹤在湿地上漫步、觅食,董发知内心就特别舒畅。据了解,在保护区周边设立了3处黑颈鹤投食点,董发知坚持每天给黑颈鹤人工投食。每年除了种植50亩左右的红小麦为黑颈鹤提供食物外,还投食2000多斤玉米、10000多斤马铃薯,确保黑颈鹤越冬食物充足。
“董老用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数十年如一日,把一份义务变成了一种习惯,尽己所能保护黑颈鹤。他展现出了一个忠诚朴素的护鹤员对高原湿地保护区最真挚的爱,值得大家尊重学习的‘护鹤使者’。”巧家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段启翠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观念一变天地宽。近年来,随着马树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等项目的有效实施,保护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董发知凭着对生态环境及自然生物的满腔热爱,坚守信念,尽全力守护着这片净土,到此越冬的黑颈鹤数量逐年稳步增加,黑颈鹤从1993年的25只增加至2024年的257只,每年吸引更多人来观鹤拍鹤。
“我今年已经73岁了,身体还是好的,还是坚持得了的。这些年我对黑颈鹤很有感情,坚持每天天刚亮就去看鹤,舍不得离开,如果有需要,我就尽力而为站好最后一班岗,保护好黑颈鹤。”董发知的这份执着和坚守,令人敬佩的精神,绘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原标题:《我的环保故事 守护整整43年......七旬护鹤员董发知初心如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