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信体育钢铁纵览 九三阅兵朋友圈系列——朝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蒙古国、巴基斯坦、尼泊尔、马尔代夫篇

2025-09-01 12:42:3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德信体育(dxsports)是全球最大的在线综合性娱乐平台[永久网址:363050.com]德信体育每天为您提供近千场精彩体育赛事。包括德信、德信棋牌、德信彩票、德信电竞、德信、德信电子、全球各地赛事、动画直播、视频直播等服务。德信体育,德信娱乐,德信官方网站,德信德州,德信体育网址,德信体育app,德信体育平台,德信体育注册链接,德信扑克,欢迎注册体验!9月3日,中国将在北京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据报道,应中国国家主席习邀请,26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出席纪念活动。《世界金属导报》作为钢铁行业权威科技媒体,秉持国际化、专业化办报理念,第一时间对26国宏观经济、投资环境及钢铁工业进行系统梳理,精编成系列专题,以飨读者,助力优秀企业“走出去”。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土面积12.3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半部,山地约占国土面积的80%。朝鲜人口约2500万人。

  朝鲜目前已探明矿产有300多种,其中有用矿200多种。石墨、菱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铁矿及铝、锌、铜、银等有色金属和煤炭、石灰石、云母、石棉等非金属矿物储量丰富。水力和森林资源较丰富。

  朝鲜实行计划经济,据联合国估算,2024年GDP为151.76亿美元,人均GDP为590.5美元。

  从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开始引进外资,创办合资合营企业。1991年12月,朝鲜在靠近中朝、朝俄边境的罗先地区设立自由经济贸易区。1992年朝鲜颁布合资合营企业法。目前外国直接投资较少,进展有限。

  据估算,上世纪80年代朝鲜钢铁工业中炼钢产能达到600万吨左右,尽管钢铁材料短缺问题持续存在,但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机械工业及设备领域的需求;9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朝鲜钢铁工业造成了重大打击,钢铁设备利用率大幅下降。世界钢铁协会数据显示,2022-2023年,朝鲜粗钢产量分别约为29万吨、35万吨。人均钢铁消费量不足10千克。2022-2023年,朝鲜出口钢铁半成品及成品分别约为6万吨、27万吨,进口数据不详。另有统计显示(2015年),朝鲜钢铁企业主要有金策制铁所、黄海制铁所等,具体如下:

  金策制铁所,朝鲜最大钢铁厂,拥有7座高炉,炼铁产能约220万吨/年,炼钢产能约240万吨/年。主要产品包括镀锌钢、线材等,用于工具和机械。

  黄海制铁所,炼铁产能约110万吨/年,炼钢产能约190万吨/年,主要生产生铁和钢材。

  城津制钢所,炼铁产能约48万吨/年,炼钢产能约82万吨/年,炼钢原料主要是金策制铁所提供的生铁。

  清津制钢所,别名“3月10日制铁所”,前身是三菱矿业清津制钢所,炼铁产能约96万吨/年。

  千里马制钢所,炼钢产能约75万吨/年,炼钢原料主要是黄海制铁所提供的生铁,以及国内各地采集的废铁。生产钢材、合金、管材和锻件。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最大的群岛国家,国土面积191.4万平方公里。2020年,印度尼西亚人口总数为2.71亿人,其中爪哇岛人口约1.5亿人。

  印度尼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有“热带宝岛”之称。盛产棕榈油、橡胶等农林产品,其中棕榈油产量居世界第一,天然橡胶产量居世界第二。富含石油、天然气以及煤、锡、铝矾土、镍、铜、金、银等矿产资源。

  2023年,印度尼西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为12.53%、40.22%和42.88%。2023年,印度尼西亚GDP约1.37万亿美元,GDP增长率为5.05%,人均GDP约为4940.55美元,重返世界银行确定的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印度尼西亚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具竞争力、市场潜力大,其投资环境兼具潜力与挑战,吸引力突出且政策持续优化。目前,印度尼西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投资、消费成为其经济发展的稳定动力,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基本保持正面,经济结构比较合理。

  印度尼西亚是钢铁净进口国。2023年,印度尼西亚出口钢铁半成品和成品总计约962万吨,其中,长材101万吨,扁平材390万吨,钢管31万吨;进口钢铁半成品和成品总计1242万吨,其中长材151万吨,扁平材594万吨,钢管98万吨。

  印度尼西亚钢铁企业多集中于Krakatau工业区,该区域是印度尼西亚最重要的钢铁产业集群,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如港口、焦化、物流等),代表企业为 PT Krakatau Steel、PT Krakatau Posco 等。

  PT Krakatau Steel是一家从事钢铁生产和经营的国有企业,拥有完整的钢铁生产产业链,包括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环节。作为印度尼西亚钢铁工业的龙头企业,承担国内钢铁供应主力角色,产品覆盖民用、工业、基建等几乎所有领域,同时参与国际钢铁贸易。截至2022年底,公司年产能达到400万吨/年,主要产品包括热钢板、冷钢板、线材钢。该公司还通过其子公司生产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以及建筑行业所需的各种类型的钢铁产品,如螺旋钢管、ERW钢管、钢筋和钢材。

  PT Krakatau POSCO是印度尼西亚PT Krakatau Steel(Persero)Tbk和韩国浦项制铁的合资公司。该公司配备有高炉、焦炉、转炉、钢包炉、板坯连铸机、中厚板轧机等设备,年产能可达300万吨。

  印尼德信钢铁有限公司是一家配套完整的长流程钢铁企业,拥有竖炉、石灰窑、烧结机、焦炉、化产、制氧、高炉、转炉、板坯连铸机、方坯连铸机、轧线等全流程生产线。主要产品为棒材、线材及钢坯和板坯。具备年产粗钢700万吨、焦炭280万吨、棒材100万吨、线万吨及其他副产品的生产能力。

  印度尼西亚生产镍铁生产企业数量众多,是世界第一大镍铁生产国,总产能在1000万吨左右,重点企业包括Tsingshan Indonesia、Virtue Dragon、Weda Bay等。中国印尼综合产业园区青山园区由上海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印尼八星投资有限公司参股合资组建的onesia Morowali Industrial Park具体实施开发。该园区重点发展镍矿采掘、出口及镍铁冶炼产业。镍铁产能180万吨,铬铁产能30万吨,炼钢产能300万吨,热轧产能300万吨。已成为世界首条集采矿-镍铬铁冶炼-不锈钢冶炼-热轧-退洗-冷轧及下游深加工产业链,此外还具备火电、焦电、焦炭、兰炭、物流码头等配套项目。

  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由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亚和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沙巴组成。马来西亚国土总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3月底,总人口约3400万人。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农产品主要有棕榈油、橡胶、可可、木材、胡椒和热带水果等。马来西亚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可满足国内消费及出口需求。此外,马来西亚也有一定的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

  2023年,马来西亚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分别是6.2%、23.4%、3.6%和59.2%。2023年,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约4011亿美元,同比增长3.6%;人均国民收入约11649美元。

  马来西亚投资环境总体优良,地理位置优越,位居东南亚核心地带,是进入东盟市场和连接中东、澳新的重要枢纽。经济基础稳固,增长前景较好,自然资源丰富。政府欢迎和鼓励外资,特别是在高科技和出口导向型制造业领域,金融环境宽松,外汇管制大幅放宽,要素成本较低。法律体系与国际接轨,但相对复杂,需注意部分行业的外资股比限制和劳工政策。此外,马来西亚设有自由贸易区和多个经济发展走廊,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为外国投资者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2-2024年马来西亚粗钢产量分别约为721万吨、753万吨、880万吨。2022年和2023年钢铁表观消费量分别约为752万吨和670万吨。人均钢铁消费量约为0.221吨和0.195吨。

  马来西亚是钢铁净出口国。2023年,马来西亚出口钢铁半成品和成品总计约762万吨,其中,长材486万吨,扁平材66万吨,钢管45万吨;进口钢铁半成品和成品总计715万吨,其中长材182万吨,扁平材444万吨,钢管49万吨。2024年马来西亚钢铁出口总量940万吨,净出口量130万吨。

  联合钢铁集团公司(Alliance Steel)是由福建吴钢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是集生产、加工、配送、贸易为一体的跨国企业。公司一期项目总投资约16亿美元,主要生产线材、棒材和H型钢,年产量达400万吨。

  东钢集团有限公司(Eastern Steel)由北京建龙重工集团和马来西亚协德集团投资建设,是一家集焦炭、烧结、炼铁、炼钢、热轧和发电等综合性钢铁联合企业,具备年产焦炭80万吨,生铁252万吨,钢坯270万吨,热轧卷板258万吨的生产能力。

  金狮集团(Lion Group)成立于1930年,在马来西亚、中国、新加坡、香港、柬埔寨和老挝均有业务,涉及零售、房地产开发、采矿、钢铁、农业和服务业。钢铁业务涉及钢铁制造、扁长材轧制及各种钢材产品的下游制造。金狮集团配备了现代化的短流程设施,包括电弧炉、钢包炉和六流连铸机,主要生产高品质钢坯,用于特种棒材和高端线材生产。

  蒙古国地处东北亚,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国土面积156.41万平方公里。蒙古国地广人稀,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人,截至2023年12月,总人口350.47万人。

  蒙古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80多种矿产和6000多个矿点,煤炭、铜、金矿储量居世界前列。目前,蒙古国已探明煤炭蕴藏量约1620亿吨、铜约3600万吨、铁约20亿吨、磷约2亿吨、黄金约3000吨、石油约15亿桶。

  2023年,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198.72亿美元,同比增长7%,经济有一定增长潜力。蒙古国的主要产业为农业、采矿/采石、工业/建筑、服务业等。

  蒙古国投资环境优势与挑战并存。其核心吸引力在于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铜、黄金等储量居世界前列,畜牧业基础扎实。政策上,推出“E-MONGOLIA”平台优化服务,《远景-2050》聚焦绿色经济,为相关投资提供方向;要素成本上,水电气油价格整体较低,但劳动力存在技术岗位短缺问题,土地和建筑成本在乌兰巴托等城市较高。

  蒙古国钢铁工业发展滞后,钢材生产量远低于消费量。2022-2023年,蒙古国粗钢产量分别约为2.5万吨、3.8万吨。

  达尔汗冶金公司,是蒙古最大钢铁生产商,以废钢为原料生产钢材,年生产能力约为钢坯11万吨、轧材10万吨。

  另据报道,蒙古国拟在达尔汗新建100万吨规模钢厂,以满足蒙古国内对钢筋的需求。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国土面积为79.6万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7月,巴基斯坦总人口约2.41亿,年均人口增长率为2.55%;呈现年轻化的社会结构,约79%的人口未满40周岁。

  巴基斯坦主要矿藏储备有:天然气6056亿立方米、石油1.84亿桶、煤1860亿吨、铁矿石14.3亿吨、铝土7400万吨,还有大量的铬矿、铜、金、大理石和宝石。

  据巴基斯坦中央银行统计,2022-23财年,巴基斯坦国内生产总值(GDP)83.88万亿卢比(约3380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0.29%。巴基斯坦国民经济三大行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GDP占比分别为23.17%、18.41%和58.42%。

  巴基斯坦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作为世界第五人口大国和第十大劳动力大国,其8300万名城市消费者构成了国内消费的主力军。该国地处南亚,是连接南亚、中亚、西亚(中东)的交通枢纽,以及贸易和能源走廊,贸易空间极为广阔。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禁止或限制的领域外,巴基斯坦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均对外资开放,外国和当地投资者享有同等待遇。目前,巴基斯坦已与32个国家(包括中国)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并与66个国家(包括中国)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然而,巴基斯坦的投资环境仍面临诸多问题和瓶颈,例如政策连续性有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卢比汇率波动较大、安全形势较为严峻等。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2023年,巴基斯坦粗钢产量为533.7万吨,同比下滑11.2%;钢铁表观消费量(成品钢)为725.2万吨,人均钢铁表观消费量(成品钢)为30千克/人。巴基斯坦是钢铁净进口国,2023年进口钢铁半成品及成品总计234.2万吨,其中长材14.3万吨,板材205.9万吨,管材10.6万吨。

  巴基斯坦的钢铁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产业之一。目前,巴基斯坦拥有近30家钢铁企业,主要集中在卡拉奇、拉合尔和堡等地。其中规模较大的钢铁企业包括Pakistan Steel Mills(关闭)、Hadeed Pakistan Private Limited等。目前市场由私营企业主导,2016年以后100%生产电炉钢,并100%采用连铸方式。主要钢铁企业情况如下:

  Pakistan Steel Mills Corp(Pvt)Ltd:该公司成立于1973年,总部位于卡拉奇市,是巴基斯坦最大的钢铁和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由巴基斯坦政府全资拥有,2015年起停产。此前产能为110万吨/年,并具有扩大到300万吨/年的内在潜力,公司的生产设施包括炼焦厂、副产品厂、烧结厂、炼铁厂、炼钢厂、方坯厂、热轧和冷轧厂、镀锌厂、制氧和热电厂,主要产品包括生铁、方坯、热轧和冷轧卷以及镀锌卷等。因财务困难,2024年巴基斯坦政府正式关闭处于停产状态的该公司,并重新规划土地用途。

  Hadeed Pakistan Private Limited:是沙特阿拉伯哈迪德钢铁公司在巴基斯坦的分支机构。它于2006年开始在卡拉奇建设,主要生产冷轧带、热轧板和其他钢材产品。

  Agha钢铁实业公司,拥有一座年产45万吨的炼钢车间和一台年产25万吨的螺纹钢轧机。

  MughalSteel,具备年产45万吨方坯和43万吨直径6-50毫米螺纹钢的生产能力。

  Kamran Steel运营着两台感应炉(总产能为每年22万吨)、一台年产30万吨的方坯连铸机以及一台年产20万吨的轧机,生产130mm×130mm的方坯以及直径9.5-40毫米的螺纹钢、盘条和钢梁。据2025年3月消息称,该公司正在对年产30万吨的新轧机进行调试,投产后该工厂的轧制产能将达到每年50万吨。

  尼泊尔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铜、铁、铝、锌、磷、钴、石英、硫磺、褐煤、云母、大理石、石灰石、菱镁矿等,探明储量不大,均只有少量开采。水力资源丰富,据估计水电蕴藏量为83000兆瓦。

  尼泊尔为农业国,经济落后,是联合国确定的46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比较依赖外援,预算支出约1/5来自国外捐赠和贷款,此外还有一些外国援助未纳入尼泊尔政府预算中。尼泊尔近年宏观经济数据如表1所示。根据尼泊尔央行数据,2023/24财年尼泊尔的GDP构成是:第一产业(农业)占GDP的24.1%;第二产业(工业)占13%;第三产业(服务业)占62.9%。

  尼泊尔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经济政策,对外合作开放重点为三个领域:一是水电行业,尼泊尔水电资源丰富,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缺乏资金,截至目前只开发了技术可开发量的7%。二是公路和铁路项目,尼泊尔为内陆国家,目前境内交通网络尚不完善,亟待开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也对此类项目提供了大量贷款。三是农基领域,如水利灌溉工程,城市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完善。尼泊尔国计民生对外依赖性强,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波动较大,外汇管制非常严格,基础设施落后,能源电力供应不稳,政策变化较频繁,整体营商环境仍待改善。

  尼泊尔的钢铁工业以小型炼钢厂和轧钢厂为主,依赖废钢回收和进口原料(如铁矿石、钢坯),整体规模较小。主要钢铁企业情况如下:

  Jagdamba Steels(P)Ltd,总部设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是尼泊尔最大钢铁制造商,产品包括钢筋、线材、结构角钢、槽钢梁、圆钢和方钢等。

  Himal Iron & Steel(P)Ltd,成立于1961年,总部设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是一家碳钢钢筋生产商。

  Hulas Wire Industries(Pvt)Ltd,成立于1982年,总部设在尼泊尔的Biratnagar(Imorang区),是一家碳钢、铜和黄铜产品的生产商,产品有薄板、卷材、薄带、带材、电缆、电线和棒材。

  马尔代夫位于印度洋,地形狭长低平,平均海拔1.2米。总面积为11.53万平方公里(含领海面积),陆地面积仅占0.331%,约298平方公里。据统计,2023年马尔代夫总人口59万,含约19万外国常住人口。首都地区居住人口超25万,占全国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马尔代夫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各种热带鱼类及海龟、玳瑁和珊瑚、贝壳之类的海产品。

  近几年,马尔代夫GDP增速稳中有升(如表1所示),通货膨胀率维持在较低水平。2023年,马尔代夫GDP为65.77亿美元,GDP增长率4.7%,人均GDP为11141美元,GDP中产业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4.7%、第二产业8.4%、第三产业75.8%。

  马尔代夫为小型开放经济体,旅游业和渔业是该国特色产业,其工业基础落后,主要从事渔产品和其他水产简单加工业务,农业仅能满足国内部分需求。马尔代夫90%以上的物资都需要进口,对外出口以鱼类产品为主。其投资环境的核心优势在于旅游业和基础设施需求,法律框架逐步完善,但需关注外汇短缺、债务高企及政策变动风险(如税收增加、外汇管制收紧)等。

  马尔代夫无本土钢铁产业,全部依赖进口,主要用于建筑业、船舶维修等。钢材类(钢筋、钢管、U型钢等)进口关税为5%-10%。

  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数据,2024年,马尔代夫钢铁进口贸易金额为8028.62万美元,其中印度占比最高,达到50.57%,贸易额为4059.72万美元;阿联酋占比28.46%,贸易额为2285.14美元;中国占比10.41%,贸易额为835.90万美元。这三个国家合计占比接近90%,是马尔代夫钢铁进口的主要来源国。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