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3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这场我国目前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级技能赛事即将在河南郑州举行,届时将有全国各地3500多名技能选手汇聚一堂、一展绝技。大赛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设置世赛选拔项目和国赛精选项目共106个。
本届大赛,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选拔组建的轻工代表队规模突破新高,参与赛项由上一届2个领域5个工种增加到5个领域12个工种,12名优中选优的技能高手将代表轻工行业“逐鹿”国赛,大显身手。
近年来,轻工代表队风采卓然,成绩亮眼。在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中,9名选手进入世赛集训队,10名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夺得了3金2银3铜的优秀成绩。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多年来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对技能竞赛组织工作的努力付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指出,过去五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有关协会共举办国家一类职业技能竞赛4届次、21项次,涉及轻工11个行业、12个工种;举办二类职业技能竞赛101届次、203项次,涉及轻工21个行业、61个工种;举办行业赛40届次、77项次,涉及轻工19个行业、41个工种,搭建起了工种丰富、体系完备的技能竞赛平台。此外,组织轻工各类大赛针对性培训600多场,参训参选参赛人员超过53万人,还培养了3500多名专业裁判,形成了一支推动轻工技能建设的专家队伍。
张崇和表示,全国技能大赛,是我国技能人才竞技的最高舞台,是培养选拔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的选拔赛场。本届全国技能大赛,赛项由原来2个领域5个工种增加到5个领域12个工种。这既是国家对轻工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也是对中国轻工联组织工作的充分认可。
为充分挖掘轻工行业职业技能人才,选拔组建轻工代表队,中国轻工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院校和重点企业作用,组织动员专项投入310万元,支持设备200台,提供软件81套,总价值1156万元;先后召开专题会议101次,修订技术文件26版,组织培训进修15次,开展安全演练11次,为高质量选拔轻工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6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在广州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轻工行业选拔赛决赛,在家具制作、精细木工、木工、工业设计技术、时装技术、花艺、平面设计技术、珠宝加工、商品展示技术、数字交互媒体设计、烘焙、糖艺西点制作12个竞赛项目中,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250名选手参加最终选拔,在轻工行业的璀璨舞台展开技能比拼,生动演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最终12名选手脱颖而出,成为轻工行业职业技能人才的代表,参与本届国赛。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比烈日更炙热的是轻工代表队选手们的备战热情,本该享受悠闲暑假的他们,从6月开始就进行了各赛项的集训。
珠宝加工实训基地的钟表指向凌晨两点,19岁的唐伟忠额头抵着工作台,他正用特制机针给测试图制作掏底工艺,机针与金属接触的瞬间,他屏住了呼吸。这是他今晚练习的第68件作品。为让掏底的块面更加平整、线条更加凌厉,他每天对着灯光反复琢磨,手指磨出的茧子层层叠叠。
面对国赛,高强度的训练是常态。平面设计技术赛项选手周怡红的生活几乎完全被比赛占据。清晨第一个到训练室开灯,屏幕上修改到一半的设计稿无数次推翻重来……集训中需同时完成四套赛题方案,时间紧、压力大,创意受限。但她没有退缩,记录思路、积极沟通、尝试新方法、总结经验。“期待在赛场上展现最佳状态,为团队赢得荣誉,也向更多人证明:平面设计是一门用视觉智慧解决问题的、充满价值的技艺。”周怡红说。
备战国赛的日夜,精细木工赛项选手曾泽熙每日至少把自己“钉”在训练基地十个小时。支撑他的不仅是“想赢”的火焰,更有温暖的“补给”。“教练细心纠正我握刨子时半寸的角度偏差,这份耐心,比任何说教都更能推着我往前学;家人电话里的叮咛,朋友那句‘你可是要当木工高手的人’。这些细碎的星光,让我越走越坚定。”曾泽熙说,在他心里,精细木工早已超越手艺本身,那是将耐心嵌进年轮的修行,更是传统榫卯与现代审美的共生。
在国赛竞技舞台的背后,12名选手用他们积极备赛、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精益求精的姿态,书写着令人动容的故事,演绎着为梦想全力以赴的精彩篇章。
“这三个月流的汗,就等着在赛场上变成火花呢!”说到对大赛的期待,12位选手不约而同地表示,最想展现的是中国技能青年的新风貌——“要让世界知道,我们手上的精准,源于心底的热爱;赛场上的沉稳,藏着对技艺的赤诚。我们准备好了!下个月国赛见!”